Wednesday, November 17, 2010

Beauty is in the eyes of beholder. 世姐选美有黑幕么?

澳中经济息息相关,因此澳洲报纸每日都至少有两三篇关于中国的报道,不过十有八九都是负面的。
情有可原,毕竟两国核心价值观不同,一方是民主、自由普世价值观,一方是强调稳定与发展优先于民主、自由、人权。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全球化的今天,道再不同,再反感扭着鼻子也要谋。
澳洲媒体没有政府统一口径,所以某些大嘴巴在媒体上指指点点、嘟嘟囔囔也是乃棉的。

前天《悉尼先驱晨报》财经版有一篇批评共党的文章是这么说的:在三亚的世界小姐选美,赔率上看夺冠大热门挪威小姐不仅米有封后,连前五名都没进,博彩公司高呼中国暗箱操作,选美政治化,有黑幕,有猫腻。因为瑞典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犯了“颠覆国家罪”要吃十年牢饭的晓波.刘,所以共党“有来无往非礼也”,上下其手把挪威小姐给淘汰了,潜台词就是“叫你美!”。瀑布汗之余,不仅为这位财经评论员大叔的丰富想象力与广博的知识面而赞叹不已,信息娱乐化的功力不俗,连这等花边新闻都能分析出幕后的政治角力。

事情的真象究竟如何呢?
且听我来分析。
首先用谷歌搜出了挪威小姐和最终成为世界小姐的美国小姐的美人照如下,虽说美是主观的,中外审美观有差别可能会创造冷门黑马,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赔率的差距准确反映了人民的预期。仅就外在美而言,俺也觉得挪威小姐更胜两三筹。如果比才艺,挪威一向出才女,哪个MM似乎都能歌善舞:M2M的歌昔日红遍亚洲;俺超爱的美国偶像Kelly Clarkson,在世界偶像大赛上也只输给了挪威偶像,屈居亚军。所以不论比外在美还是内在美,挪威小姐落选,应该是有黑幕,不过幕后黑手是不是我党就实在是不好说了,没准是潜规则。
Norway - Mariann Birkedal-01Miss World 2010 Beauty Pageant Miss World 2010 Beauty Pageant Miss World 2010 Beauty Pageant Miss World 2010 Beauty Pageant Miss World 2010 Beauty Pageant 35

我党在国际上名声本来就不好,把诺贝尔奖得主晓波.刘圈在牢里,还说有损中挪关系,我看是气急败坏、破罐子破摔了。
西方国家政府奉为圭臬的人权、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在中国都算敏感词,敬而远之。

中国政府是这么看自己的:
纵向和过去比,过去“颠覆国家罪”叫“谋反”,是要主犯凌迟、诛九族的,现在晓波.刘不过是吃十年牢饭,晓波刘的老婆孩子还在牢外活蹦乱跳,可见中国人权的进步。
横向和其它国家比,比如说缅甸,国父的女儿昂山素季,也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还是民选的国家领导人,也是“煽动颠覆国家罪”,牢饭吃了二十年,连自己的小儿子,都十年没见过一面。晓波.刘总还偶尔能见老婆孩子一面,可见中国政府还是很讲人性关怀的;再比另一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他因为“颠覆国家政权罪”吃了二十七年牢饭,倒是不冤枉。反对种族隔离政策时,他不仅出国去恐怖主义训练营深造过,还亲自参加了多起暴力斗争。叛国、颠覆等罪名坐实后,居然还逃得一死。呜呼,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晓波刘只须在牢里磨练十年,可见中国政府宅心仁厚。中国另一位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达赖喇嘛,这丫要不是人在国外中共米有管辖权,估计现在也该判了“颠覆国家罪”住晓波刘隔壁当狱友。
横纵比较的结果,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人权记录方面,领先世界其它国家。
总之呢,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大多不受政府待见。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起者甘地,也经常被英国皇家警察请到局子里喝茶谈思想。

Saturday, November 6, 2010

周末

虽说是夏天,但这周悉尼几乎天天下雨,很有几分北半球秋天的感觉。经济全球化后,气候也全球化了么?

周末下班后,在店里尝了尝全系列的Alizé。Alizé在法语里的意思据说是柔和的信风。
Alize-11

最右边新出的石榴味道鸡尾酒的是Cognac干邑白兰地,Pomegranate石榴汁和Passionfruit百香果果汁调制而成,口感光滑柔软,果汁味道也好。
Alizé的来历,据说是一家做果酱果汁生意的和一家做白兰地生意的家族企业合作之后发明出来的,原本目标市场的是收入高的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的白人女性。
但是根本卖不动,在准备申请破产前清仓大甩卖时,吸引了对价格相对敏感的年轻女性,正逢rap音乐中鼓吹的把香槟、鸡尾酒当水喝的生活方式捧红了Alizé,于是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后花红柳绿。

虽然每种都只尝了一点点,但是还是感觉胃里一片火热,特别是在跳Body Attack的时候。
跳完之后精疲力尽,也就翘了下面一节Body Pump,洗完澡后就去Hoyts看电影- Red 《极度危险金盆洗手老特工》。
这和史泰龙的Expendables《敢死队》思路都差不多,一堆老戏骨群星荟萃,把观众的眼睛闪花来掩盖剧本的平庸。
不过Mary-Louise Parker,John Malkovich和摩根.弗里曼我都超爱的,所以还是去捧场,比预想的好很多,娱乐性很强。
动作和喜剧情节里都有前所未有的精彩场面,比如布鲁斯威利斯在驾车漂移时行云流水般的打开车门下车射击追击的特工,以及John Malkovich决斗时用手枪秒杀火箭炮的一幕。

这周还看了一部国产片,《神探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徐克的动作片功底扎实,英文字幕也翻译得非常好,中国文化特有元素几乎完美的翻译出来。比如把闭关翻为sabbatical.

Sunday, October 31, 2010

小河考古研究: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不吸大麻?

严河

这些天看完了Weeds,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中国种植大麻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为什么吸食大麻从来没有进入主流社会?
请出谷歌大神,寻找历史的真相。
五谷便是指麻、黍、稷、麦、菽。种植范围几乎遍布全中国。但是大麻主要取其纤维织布或是食用、榨油和药用。

一,是不是中国人没有发现大麻的致幻作用?
不是。
1.《神农本草经》:“多食令人见鬼而狂走”
2.《名医别录》云麻子无毒,麻蕡有毒,更为铁证。
3.《本草纲目》:谨按《吴普本草》云,麻勃一名麻花,味辛无毒;麻蓝一名麻蕡,一名青葛,味辛甘有毒。麻叶有毒,食之杀人,麻子中仁无毒,先藏地中者食之杀人。据此说,则麻勃是花,麻蕡是实,麻仁是实中仁也。
从这些中医文献中,可以看出,中医文献的确认识到了大麻对神经的作用,但将其归为毒性。

但是根据现代医学的标准,大麻其实毒性很低。衡量药物的毒性,一般用TI(Therapeutic Index)。
Therapeutic Index
TD50便是一半服药者中毒的剂量, ED50便是一半服药者产生理想治疗效果的剂量。
说来TI这个指数,叫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真是名不副实,应该算是委婉美化的说法,本质是Toxicity Index,应该叫毒性指数。
制药公司一般都狸猫换太子,把TI定义为LD50/ED50,LD50就是一半服药者毒死的计量,这样子TI值就高些,看似更安全些,让患者心安。
TI值是1,相当于服用这种药,被毒死和有治疗效果的概率五五开。 这种级别的药物,一般不到无药可治,是没人吃的,毕竟有治疗效果和药到病除还有不少差距,被要毒死的高率都高于药到病除的概率。
TI值越小的药物毒性越强,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病的地高辛(Digoxin),TI就是2-3。相当于只要吃了双倍剂量,就很有可能中毒而死。

中医所说的是药三分毒,如果不把三分作为虚数看,算是药三分是毒性,七分是疗效,换算出的TI值就是2-3的水平,就和地高辛差不多。
参考常见毒品的TI值,可见大麻毒性是相当低的,要达到OD吸毒过量致死的剂量,考虑到人体的代谢速度,理论上需要在14分钟吸掉700公斤的大麻。大麻还不会生理成瘾,所以几千年来在印度、中东一直作为休闲娱乐或是宗教仪式上体验灵魂出窍,搞封建迷信,麻醉品也是重要工具。

下图是现代常见毒品的TI值:

TI

Ecstasy就是摇头丸;Roofies就是迷奸药;Special K就是氯胺酮(Ketamine),俗称K粉;Nitrous Oxide就是牙医用的麻醉剂笑气。
想来我当年考NAATI的时候,有一段情景对话就是关于摇头丸和其他毒品引发的社会问题。
中医文献的早早就把大麻列为有毒物质,虽然认识不大准确,但是一般中国人自然不会质疑权威,像其它国家的人那样无知者无畏,把大麻当休闲毒品。现在美国吸食大麻的人数就有一千多万,大麻是最受平民百姓喜爱的休闲毒品。
所以除了道家炼丹休闲的人,为了体验飘飘欲仙的感觉会用大麻炼丹之外,大麻一般是作为中医的一味草药,根据《本草纲目》, 麻勃(大麻的花):记忆力衰退。用初秋收取的麻勃一升、有参二两,共研为末,蒸透。每睡醒时服一小撮。
大麻可以缓解老年痴呆症的症状,西医是通过本世纪初的研究才得以发现的,而大麻合法化的呼声也都是基于这些研究。而韩国的初步研究也发现了人参对提高认知能力的作用。
而明朝时中国人就发现了这样的药方,可见中医曾是领先世界的。
由于中国最早的外科手术试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配方早已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但是从名称推测,估计也有大麻成分。
老年痴呆症,也就是阿兹海默症发病率的逐年提高,可见医学水平的提高。本来童年可能就天花、小儿麻痹症病死的人,在现代医学的帮助下,都活到了得老年痴呆症的年龄。痴呆症现在仍然是不治之症,患者的认知、记忆能力会逐步衰退,最终死亡。
过去有研究说,常说外语能预防老年痴呆症。根据今年最新的研究报告,常说外语,并不能减缓痴呆症的发展。
但是,常说外语的人,阻断性认知(Prohibitive Cognitive)的能力比只说母语的人强,因为说外语的时候,大脑都要主动屏蔽母语的联系,这点可以从大脑反映时间上,说外语比说母语,每个概念大脑要多花千分之四秒的处理时间。
由于这种优势,所以在同样的脑损伤情况下,双语者的病情要轻。所以双语者痴呆症症状严重到需要就诊的平均年龄,比一般人群要长四岁,但是脑解剖的结果发现,双语者实际的脑损伤实际更严重。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常说外语的人,就像有超强纠错功能的DVD机,读烂碟的时候,不容易死机。
所以说,普及英语教育是很重要的,说一门外语,相当于晚四年痴呆,在痴呆症无药可治的情况下,等于多了四年有质量的生命,而且阻断性认知的能力是其它高级认知能力的基础。

二,既然知道了大麻的致幻效果,为什么古人没有选择大麻做休闲毒品?
除了医学文献的警告,我认为可能古人有更好的毒品选择。
屈原《楚辞》:“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服用矿石类的毒品。
魏晋时期流行的五石散,配温酒服用,也算是鸡尾酒毒品加春药。根据史书描述的效果来看,应该算是depressant,psychoactive substances加上aphrodisiac。
魏晋文学与魏晋风采,很大程度就是毒品文化。有钱有闲阶级在家里吸毒狂欢,醒过来再写些诗歌作为派对纪念,毒品引发了皮肤瘙痒燥热,所以只能穿宽松轻薄的衣服。
比比五石散,大麻的确药力不够猛,另外估计中国的大麻吸食口感也不好,毕竟农民选择种植的大麻是出纤维多的品种。
张骞出使西域时,将鸦片引入中国。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就有鸦片进口的记录,唐代阿拉伯鸦片被称为”阿芙蓉“。明朝把鸦片列为藩属“贡品”,据说明朝那位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就是在后宫吞云吐雾吸鸦片。吸食鸦片成瘾的人,一般都不会再吸食其它毒品,更不会看上大麻。

综上所述,古人不吸食大麻,我个人认为,是由于中医和道教炼丹术高度发展的结果。
但有一种理论认为,由于孔子儒学对礼的重视。所以士人相对于致幻类药物,更偏好麻醉类药物。

Friday, October 29, 2010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下班后去理发,买水果、零食,跳了一节Body Attack,运动产生的内啡肽,能让第二天一天都心情不错,不过据我个人经验,一般要跳两个小时,好心情才能显著持续,特别是舞蹈类的健身操,Fitness First现在有三种,Body Jam,Zumba和Dance,这几周周二跳Body Jam时,在Beyonce的Single Ladies那一曲,虽然无敌fun,但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Fun Fact:跳Body Jam的人,人不分男女,年不分老幼,几乎个个都是Glee粉。

洗过澡后,去Hotys Mandarin看SAW VII,R18+的电影分级,可见其血腥程度。
就我看来,Saw系列的卖点就是3T – Traps, Tortures and Twists。
作为Saw系列的最终篇,血腥程度史无前例,连我这样久经考验、对满屏放血的场面司空见惯的观众都觉得有不少镜头惨不忍睹。
整个厅就我一个人,可见Saw系列剑走偏逢,观众越来越少了。
实际上电影院还不如给我发张礼券,停映这一场,俺的电影票钱还不够这一场电影电费和版权费。
电影开映前,遇到了Gloria,她PR上周批下来啦,也算放下一桩心事。

反观昨日在Hoyts Westfield看Social Network,人气超旺。演Zuckberg的那丫,语速太恐怖了,能跟上的雅思听力满分一点问题都没有。
Zuckberg靠一个完全没有广告的Facebook,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可见马云所说的“只要流量上去了,插根扁担都开花”是正确的,流量才是硬道理。
今天的《澳大利亚人报》的创业版,还登了一篇文章,分析Social Network这部电影体现的创业经验:一、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二、启动资金不要找朋友,还是要找血浓于水的亲人,免得理念不合一拍两散,导致企业失败。据说事实也的确如此,Zuckberg有一段时间,就是靠从老爸老妈那里借钱来维持Facebook服务器的运转,最后才撑到天使基金的出现。李开复离开谷歌后,据说就做风险投资和天使基金,也不知有米有找到中国的Zuckberg。三、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小的创意,但是眼界要宽广长远。

我注册Facebook的时候,是参加Macquarie交流项目,MQ交流项目负责人说,大家都注册个facebook账户,发通知,相互交流都方便。
那时候facebook还是校园网兮兮的,必须要有edu后缀的电邮才能注册,那时候中国也还没有封杀Facebook。
要不是各个非民主和假民主国家政府对不受控制、不听话、不自我审查的社交网络一视同仁的敌视,facebook至少再多出一亿用户。

说到中国的媒体过滤,自从六四之后,就是党内的强硬保守派严防死守的阵地。
就连温家宝在CNN的谈话、在南方的讲话,只要不合保守派的理念,也是封杀没商量。
习近平,作为根正苗红的红三代,是保守派中的保守派,指望他接班后执政期间,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希望不大。
中共从还是共匪的时候,政治体制便是如此,一党独大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只见各个派系的利益斗争,不见丝毫民主的迹象。
温家宝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停滞,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还可能使现有经济发展的成果毁于一旦。
一点也不错,现在的高度管制的经济体系,正是特殊利益集团最如鱼得水、权钱交易得心应手的最佳温床。
就说世界人气最旺的网游-《魔兽世界》,在中国五年审批四次,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一票平常不作为为主的衙门争先恐后出文件,秀肌肉发威展现控制力,抢夺的就是网游产业这块大饼的造饼权,要说他们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如此尽心尽力,地球人都不信啊。
谈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动他们的奶酪。放眼古今中外,触及特殊利益集团奶酪的改革,不流血而成功的,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屈指可数。习近平的上台,便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反击。

Monday, October 25, 2010

不笑不骂不亲热

今天选一篇新闻,来介绍Onus of Proof和Sophie‘s Choice这两个词组。
本月,澳总理吉拉德和新南威尔士州州长甘妮莉内讧。
0385e7f530494dd08b0e2b444f801fa5kristinakeneallycrop-420x0
吉拉德想通过联邦统一劳动安全法,除了西澳表明不参与,其他各州政府与联邦政府讨价还价一番后,基本达成一致。甘妮莉在工会压力下,要求保留某些现行条款,焦点在于reverse onus of proof。澳洲一般的法律都是无罪推定,要求起诉方提供证据,目前的新州劳动安全法是有罪推定,规定如果出现工伤,默认是雇主失察未尽责,雇主需要证明已经采取了一切可能的合理措施来预防事故发生,这就是所谓的reverse onus of proof。如果真的发生了诉讼,由于Burden of Proof在雇主,十有八九雇主会败诉。目前的联邦劳动法草案是把burden of proof转到起诉方。
两人不仅同属工党,还都是夺权上台的,连背后的权力经纪人都是同一个,在媒体上骂人不带脏字的对骂,可见矛盾之深。工党本来就是少数政府,这次窝里斗,显示吉拉德镇不住局面,脸往哪里搁。
吉拉德火冒三丈,一边讲人无信不立,一边在联邦拨款上给新州穿小鞋,威胁说深化改革的1.44亿激励金,你们可能拿不到了。
甘妮莉针锋相对,一边批评联邦政府,一边惺惺作态,说她面对的是Sophie‘s choice。
啥是苏菲的选择?源自1980的一部小说,讲一位名叫苏菲的母亲,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面临女儿和儿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类似于《唐山大地震》中徐帆面临的生死抉择。
不愧是政客,说话真是有水平,Sophie’s choice,既言简意赅,凸显自己文化素质高,又展现了爱民如子的光辉形象,顺便还把吉拉德涂成权势滔天,横行霸道的纳粹般的恶人。

Saturday, October 23, 2010

在澳洲用人民币

严河

阿弟申请来澳洲留学了,所以最近多写几篇介绍澳洲的文章,第一弹就是在澳洲用人民币。
澳洲汇丰银行HSBC十月份开始打广告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虽然只开放了经常项目,但是对于想投资移民澳洲的人来说,还是有帮助的,在澳洲的生意如果达不到移民的要求,就把国内的人民币转到澳洲,即满足投资移民的要求,又把人民币转移到境外,如果钱的出身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地方,离岸后也不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后人财两空。
虽说汇丰控股是银行业的巨头,但是汇丰银行的零售业务在澳洲规模很小,和中国银行一样,只是小银行,只在华人多的地方有网点,所以为了争取用户不遗余力。
开储蓄账户、存钱、开信用卡都常有送现金和免息期的优惠,俺这几年汇丰的各种红包至少笑纳了两三百刀了,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汇丰银行、国民银行NAB和Cashcard网络的自动取款机上,中国银联卡是可以直接取澳元的,汇率按照每日北京时间早上11点公布的银联汇率为准。据说银联的汇率是根据每日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乘以美元兑澳元的汇率,再根据政策允许的浮动范围,调整到上限,得出人民币对澳元的汇率。银联的澳元汇率,比Visa和Mastercard的汇率,要差至少1%。出于研究的目的,10月14日这天,让母亲在中国用澳洲信用卡取现,并拨打银联服务电话查询了银联汇率,实测结果是:Mastercard澳元兑人民币是6.59,而当日银联的汇率是6.693501。大概是因为汇率很没有竞争力,所以银联不在网上公布当日汇率,要查询澳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只能拨打银联服务热线转人工服务。
Mastercard和Visa的汇率虽然好,但是加上名目繁多、或明或暗的手续费之后,大多数情况下,海外取现,还是银联借记卡更划算些。
很多人都会问,怎么才能知道用Mastercard海外消费、取现的汇率?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交易日(Transaction Day)是无法确定汇率的。比如你在中国的ATM上用澳洲的Mastercard取人民币,当时的人民币取款金额就根据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换成美元,在两三个工作日之后的结算日(Post Day/Settlement Day),也就是发卡行(Issuer)把资金转给收卡行(Acquirer)的这天,这笔交易的美元金额会根据结算日的美元兑澳元的汇率结算成澳元。
正由于这种不确定性,让消费者很困惑。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收卡行,提供当场确定最终外币结算金额的服务,这种服务叫动态货币转换(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
千万不要图放心用这种服务啊,这种确定性代价不菲,至少多付4%的手续费。
如果用银联双币卡,在澳洲的ATM取现,要产生以下六项费用:发卡行收的预借现金费(Cash Advance Fee)、跨境交易费(Overseas Transaction Fee)和利息(Interests),Mastercard或是Visa收的交易评估费(Assessment Fee),ATM所属银行的ATM使用费(ATM Access Fee)和交易费(Interchange Fee)。还有一天内不能超过等值1000美元,一个月内累计不能超过5000美元,6个月内累计不得超过1万美元,1年内累计不能超过2万美元的政策限制。
所以还是用银联借记卡取现合算些,虽然银联是一个品牌,但是内部诸侯割据,各个银行在自己的山头,想收多少过路费就收多少。
目前,海外取现手续费全免的银联借记卡有平安银行的吉祥借记卡,华夏银行的借记卡,兴业银行的黑、白金卡和广发行的白金卡。
结论是,在澳洲银联卡取现,优点有三:1. 安全,比自己当现金搬运工放心,新闻上说,某山西煤老板去欧洲旅游,吃饭时旅游大巴被盗,损失了150万人民币现金;2.方便快捷,ATM都是24营业。 3. 汇率虽不是最佳,但综合手续费还是最划算。
缺点也有三个:1 每日等值一万元人民币的取款上限;2 大部分ATM不支持银联卡,只有汇丰、国民银行和现金卡网络支持银联卡,不过中国游客澳洲常去的赌场、酒吧、免税店、便利店的ATM都是支持银联卡的。 3. 不能透支。
最后在简单介绍一下澳元,由于能源和原材料行业,澳洲经济与中国经济高度相关,澳洲央行每个月开会制定货币政策,都要先讲因为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走势如何如何,所以澳洲要怎样怎样。澳洲的铁矿石、煤和天然气,是挖多快卖多快,只要能运力能跟上。其暴利之高,从工人工资就能看出,海上钻井平台的工人,根据劳动条件的艰苦程度,最高一天工资就有2000澳元。
澳洲的股市与澳元的汇率也很大程度上受中国的经济数据影响,比如说这周中国央行升息0.25%,澳元兑美元一天跌了2.5%才在亚洲早盘止跌回升,就是华尔街flash-crash那天,澳元也没有如此跌幅。

在澳洲用人民币

严河

阿弟申请来澳洲留学了,所以最近多写几篇介绍澳洲的文章,第一弹就是在澳洲用人民币。
澳洲汇丰银行HSBC十月份开始打广告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虽然只开放了经常项目,但是对于想投资移民澳洲的人来说,还是有帮助的,在澳洲的生意如果达不到移民的要求,就把国内的人民币转到澳洲,即满足投资移民的要求,又把人民币转移到境外,如果钱的出身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地方,离岸后也不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后人财两空。
虽说汇丰控股是银行业的巨头,但是汇丰银行的零售业务在澳洲规模很小,和中国银行一样,只是小银行,只在华人多的地方有网点,所以为了争取用户不遗余力。
开储蓄账户、存钱、开信用卡都常有送现金和免息期的优惠,俺这几年汇丰的各种红包至少笑纳了两三百刀了,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汇丰银行、国民银行NAB和Cashcard网络的自动取款机上,中国银联卡是可以直接取澳元的,汇率按照每日北京时间早上11点公布的银联汇率为准。据说银联的汇率是根据每日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乘以美元兑澳元的汇率,再根据政策允许的浮动范围,调整到上限,得出人民币对澳元的汇率。银联的澳元汇率,比Visa和Mastercard的汇率,要差至少1%。出于研究的目的,10月14日这天,让母亲在中国用澳洲信用卡取现,并拨打银联服务电话查询了银联汇率,实测结果是:Mastercard澳元兑人民币是6.59,而当日银联的汇率是6.693501。大概是因为汇率很没有竞争力,所以银联不在网上公布当日汇率,要查询澳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只能拨打银联服务热线转人工服务。
Mastercard和Visa的汇率虽然好,但是加上名目繁多、或明或暗的手续费之后,大多数情况下,海外取现,还是银联借记卡更划算些。
很多人都会问,怎么才能知道用Mastercard海外消费、取现的汇率?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交易日(Transaction Day)是无法确定汇率的。比如你在中国的ATM上用澳洲的Mastercard取人民币,当时的人民币取款金额就根据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换成美元,在两三个工作日之后的结算日(Post Day/Settlement Day),也就是发卡行(Issuer)把资金转给收卡行(Acquirer)的这天,这笔交易的美元金额会根据结算日的美元兑澳元的汇率结算成澳元。
正由于这种不确定性,让消费者很困惑。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收卡行,提供当场确定最终外币结算金额的服务,这种服务叫动态货币转换(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
千万不要图放心用这种服务啊,这种确定性代价不菲,至少多付4%的手续费。
如果用银联双币卡,在澳洲的ATM取现,要产生以下六项费用:发卡行收的预借现金费(Cash Advance Fee)、跨境交易费(Overseas Transaction Fee)和利息(Interests),Mastercard或是Visa收的交易评估费(Assessment Fee),ATM所属银行的ATM使用费(ATM Access Fee)和交易费(Interchange Fee)。还有一天内不能超过等值1000美元,一个月内累计不能超过5000美元,6个月内累计不得超过1万美元,1年内累计不能超过2万美元的政策限制。
所以还是用银联借记卡取现合算些,虽然银联是一个品牌,但是内部诸侯割据,各个银行在自己的山头,想收多少过路费就收多少。
目前,海外取现手续费全免的银联借记卡有平安银行的吉祥借记卡,华夏银行的借记卡,兴业银行的黑、白金卡和广发行的白金卡。
结论是,在澳洲银联卡取现,优点有三:1. 安全,比自己当现金搬运工放心,新闻上说,某山西煤老板去欧洲旅游,吃饭时旅游大巴被盗,损失了150万人民币现金;2.方便快捷,ATM都是24营业。 3. 汇率虽不是最佳,但综合手续费还是最划算。
缺点也有三个:1 每日等值一万元人民币的取款上限;2 大部分ATM不支持银联卡,只有汇丰、国民银行和现金卡网络支持银联卡,不过中国游客澳洲常去的赌场、酒吧、免税店、便利店的ATM都是支持银联卡的。 3. 不能透支。